- 傳感器還可以創作出腦電波音樂作品
- 來源:賽斯維傳感器網 發表于 2013/9/22
據國外媒體報道,馬克·馬爾曼(Mark Mallman)是一名音樂人,他準備做一次跨越全美的旅行,而在這次旅途中,他計劃每天24小時不停的創作音樂。那么要怎樣實現全天24小時不停的創作音樂呢?原來他使用了傳感器裝置,只要戴著它就能記錄人體腦電波,然后生成音樂作品。
談起這次即將到來的音樂試驗,馬爾曼表示,“我會戴著這款傳感器做夢,然后創作出夢境音樂。”
關于其工作原理,馬爾曼解釋道,夜晚他會戴著一款博能心率監控器和Mattel Mindflex 耳機睡覺,這兩款裝置與電腦中運行的一款叫做 Ableton Live的專業音序器軟件相連。同時,他還會使用到Mindflex(素有“意念控制”玩具之稱)基于Arduino平臺的改良版和一位朋友設計的叫做BioWave的程序,幫助把大腦輸出的電波轉譯成10種不同的MIDI音頻信號,最后使用Ableton軟件創造出“氛圍、和弦音景。”
白天,馬爾曼則會戴一款不同的腦電波讀取器——Emotiv Epoc神經耳機,也叫意念控制器,它可以基于Mind Synth程序處理多種信號,然后同樣通過Ableton軟件創作出音樂作品。
這一次,馬爾曼選擇了日以繼夜的方式來創造音樂作品。他把這個計劃項目命名為 Marathon IV: Road Rogue,從命名即可看出他此前已經開展了3次類似的計劃,這次計劃旨在向人們展示即使以相對簡單的科技裝置也可以制作出生物音樂作品。
關于生物音樂,是一種實驗音樂類型,它產生于非人類生物環境的聲音取樣。廣義上講,它也包括人類以一種直接的生物表現形式生成的聲音作品,比如由人體腦電波生產的音樂作品。
馬爾曼表示,“最終,全世界的音樂人都可以接觸到新的創作工具,這在以前是遠遠無法負擔的。我這次使用的兩款設備都很便宜,都沒有超過350美元,甚至比傳統合成器還便宜。”
此外,馬爾曼還使用iPad應用、破解版紅白機卡帶等裝置來播放音樂。其他加入的樂器包括電吉他和雅馬哈鍵盤吉他。白天在路上就使用手機網絡傳輸信號,晚上則開啟Wi-Fi網絡傳輸模式,這個24小時持續不停的演唱會將通過馬爾曼個人網站進行全程直播,無論他是在駕駛、睡覺還是在沿途中和朋友玩樂。
馬爾曼談起了那次的音樂試驗計劃,“缺乏睡眠反而產生了一種有趣的效果,給我一種夢幻感。這一次,我想要演奏更長的時間,但是我也想大腦能夠正常休息和工作,于是我想到可以使用電腦設備等裝置來記錄我睡眠時的無意識腦電波。”
轉載請注明來源:賽斯維傳感器網(www.sensorw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