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感器機載系統的研發新突破
- 來源:賽斯維傳感器網 發表于 2013/1/17
最近,國外一些公司正在研究機載傳感器,該機載傳感器是致力于使直升機的威脅警報和傳感器系統形成一種緊密結合的自動化自衛能力,以便切實提高直升機的作戰生存能力。據透露,這些公司過去5年來投向該實驗室的經費已經超過1500萬美元,用于生存性研究。該實驗室所做的其中一項目標是,將由10多家公司提供的120個相關產品逐步整合到一起,以便為地面部隊、飛行員以及指揮員實時共享信息提供支持。為此,該實驗室研究人員所做的其中一項工作,就是試圖將飛機上的每個傳感器包都通過新的方式鏈接在一起,探討能否自動為飛行員和地面指揮員提供戰場信息。目前,已經實現了20多種產品的無縫銜接。
據介紹,待該機載傳感器系統的研究工作真正取得成效后,美軍的未來作戰場景將會是這樣的:一支美軍地面巡邏隊突遭敵方炮火封鎖。巡邏隊發出請求支援信號。一架“黑鷹”和一架“阿帕奇”相伴趕來營救。在前來營救的途中,“黑鷹”遭到便攜紅外制導防空系統的襲擊。在將來安裝了機載傳感器系統新研制的軟件包之后,上述兩架直升機上的維修報警系統將能識別到飛來的導彈,在用信號向飛行員發出警報的同時,機載系統還能自動啟動通用紅外(紅外傳感器)對抗系統(CIRCM)。
據公司負責地面力量市場開發的主管透露,“所有信息都會提供給飛行員。這樣,他就會馬上知道自己已經被瞄準,飛來的是什么彈藥,以及對手躲藏在什么地方。與此同時,輕型干擾系統還會發射誘餌來迷惑射來的導彈”
當導彈危機得到妥善處理后,CIRCM會立即定位導彈的發射位置并拍照。敵方的位置及其照片會自動提供給“黑鷹”和“阿帕奇”的飛行員。借助APR-39雷達告警接收器,與前文所述相同的自動化過程還能挫敗雷達制導的彈藥。但該過程只能應對諸如火箭彈這種無聲的威脅。如果傳感器能夠追蹤目標,則武裝直升機就能跟蹤敵手的位置,并準確地消滅火箭彈發射方,與此同時,前線指揮部的指揮官也能在屏幕上看到上述作戰過程,地圖上隨時標注部隊的位置變化,并隨時掌握作戰任務的近程。
轉載請注明來源:賽斯維傳感器網(www.sensorw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