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像傳感器雙劍爭雄 ISP應景發力研發
- 來源:賽斯維傳感器網 發表于 2012/10/18
隨著人們對畫質的關注,ISP已經越來越受到芯片商和攝像機制造商的重視。安防市場過去多使用CCD作為圖像傳感器,少有CMOS的身影。近年來,相對于已發展成熟的CCD停滯不前的狀態,CMOS傳感器隨著技術發展已逐步打開被CCD獨占的市場。CMOS和CCD攝像機中重要搭配零組件的ISP,因應CMOS的大量出貨而引發的更多應用開發,以彌補CMOS在感光度低、信噪比高上的不足。
ISP,即圖像處理,主要作用是對前端圖像傳感器輸出的信號做后期處理,主要功能有線性糾正、噪聲去除、壞點去除、內插、白平衡、自動曝光控制等,依賴于ISP才能在不同的光學條件下都能較好的還原現場細節,ISP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攝像機的成像質量。
早年芯片市場素有ASIC、DSP之爭,現今多家芯片公司基于ASIC或DSP開發出整合度更高、更加適合視頻監控需求的片上系統——SoC。SoC將處理器資源、內存資源、編解碼算法、外圍設備接口等都集成在單個平臺上,將大部分功能固化,并對特殊功能需求模塊化,以源代碼方式給廠商,廠商根據不同應用需求進行二次開發,同時,還可以增加視頻協處理器以及其他視頻子系統,以強化視頻圖像處理能力。它綜合ASIC、DSP兩者優勢,協助終端產品客戶簡化系統設計。不論選用何種芯片方案,可以看到主流芯片大多已整合ISP功能。
集成ISP目前有多種方案,芯片集成ISP后對安防廠家的研發水平要求降低,并同時降低系統成本,隨著芯片所集成的ISP功能的不斷強大,已可滿足大多數場合的應用需求。但對于尋求高端差異化發展的安防廠家來說,目前市場SoC上所集成的ISP并不能滿足他們全部的需求,因此市面上也有集成ISP處理算法的DSP或FPGA芯片。據本刊顧問張淂福觀察,ISP處理在WDR、DNR上有標準化的趨勢,50dB/70dB寬動態組件搭配CMOS,在攝像機上已成為標準配備,如Nextchip、pixelplus等。
轉載請注明來源:賽斯維傳感器網(www.sensorw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