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溫度傳感器行業市場調查觀點
- 來源:賽斯維傳感器網 發表于 2012/9/29
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基礎是信息采集(即傳感器技術)、信息傳輸(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計算機技術)。傳感器屬于信息技術的前沿尖端產品,尤其是溫度傳感器被廣泛用于工農業生產、科學研究和生活等領域,數量高居各種傳感器之首。近百年來,溫度傳感器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傳統的分立式溫度傳感器(含敏感元件);模擬集成溫度傳感器(控制器);智能溫度傳感器。目前,國際上新型溫度傳感器正從模擬式向數字式、由集成化向智能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
中國行業研究網發布的《2012-2016年溫度傳感器行業競爭格局與投資價值研究報告》總體來看,國內現存溫度傳感器生產企業還處在低水平競爭形勢下,技術素質、生產能力、生產規模都跟不上國際水平,價格戰十分普遍,引發產品質量的下降。可見,產品質量、技術以及成本三方面的優化是國內企業在未來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的重要因素。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國內生產商應該通過各種方式降低生產成本,控制經營中的固定支出,在自主研發和技術改造上加強投入,提升綜合競爭力水平。現在,我國溫度傳感器的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并逐漸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布局。2012年我國主要溫度傳感器企業有接近一半的比例分布在長三角地區,其他依次為珠三角、京津地區、中部地區及東北地區等。
中研普華行業研究機構認為,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測量和自動化技術要求不斷提高,因此溫度傳感器的種類越來越多,但是,我國溫度傳感器行業中不但產品存在多方面的問題,其生產企業也存在一定的劣勢。目前我國壓力傳感器產品還存在可靠性較差對基礎技術和制造工藝的研究不夠,產品的性能和功能落后,產品技術更新周期慢,缺乏針對使用而開發的專用解決方案等方面的問題。進入21世紀后,智能溫度傳感器正朝著高精度、多功能、總線標準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開發虛擬傳感器和網絡傳感器、研制單片測溫系統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發展。綠色環保加速體溫計電子化,溫度傳感器迎來新機遇。
轉載請注明來源:賽斯維傳感器網(www.sensorw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