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壓力傳感器低水平競爭 應打破技術壁壘
- 來源:賽斯維傳感器網 發表于 2012/8/22
目前,國內的傳感器技術水平從行業整體來講,較之國際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以壓力傳感器為例,國內業界理論水準,跟國際水平并無多大差距,但從基礎技術來看,包括材料技術、制造設備、測試技術和可靠性研究等,與國際水平還是有一定差距。
我國壓力傳感器市場主要是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和汽車領域。在工控領域里目前我國絕大部份采用擴散硅壓力傳感器、應變片式壓力傳感器和濺射薄膜壓力傳感器,國內廠家生產面廣量大的就是擴散硅壓力傳感器。
而在國外,壓阻式陶瓷壓力傳感器正在以其高可靠性,抗腐蝕、優良的線性精度和低成本開始逐漸替代擴散硅壓力傳感器,這也將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對于國內的壓力傳感器生產線而言,要達到國外水平還需在生產設備、生產環境、制造工藝、基礎技術上做更多研究和改進,加快產品技術的更新,開發專用解決方案。某國內傳感器生產廠商說,公司曾經嘗試將自主配制研發的一體化陶瓷環、高壓阻系數電子漿料在國內生產,但生產出的產品性能始終無法達到要求,最后只能到國外委托加工。從設備方面來看,時漂和溫漂大是國內生產的壓力傳感器存在的最大問題。
總體來看,國內現存壓力傳感器生產企業還處在低水平競爭形勢下,技術素質、生產能力、生產規模都跟不上國際水平,價格戰十分普遍,引發產品質量的下降。可見,產品質量、技術以及成本三方面的優化是國內企業在未來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的重要因素。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國內生產商應該通過各種方式降低生產成本,控制經營中的固定支出,在自主研發和技術改造上加強投入,提升綜合競爭力水平。
轉載請注明來源:賽斯維傳感器網(www.sensorw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