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仿生傳感器介紹
- 來源:傳感器專家網 發表于 2012/7/13
國內品牌的扭矩傳感器廠商多數以低端產品為主,盡管我國的工業自動化起步較晚,但其發展速度是驚人的。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了“走出去”,面對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在這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精確和高效成為了企業生產的必要條件。
科學家近日通過研究閃蝶這種具有500萬年歷史的生物,從其多彩變化的翅膀中找到靈感,設計出一種靈敏的紅外傳感器,本周出版的《自然—光子學》詳細報告了這項成果,這或將有助于設計熱成像傳感器。
由于紅外熱成像可將物體自身散發的熱能可視化,因而其在工業、軍事和醫學方面具有廣泛應用。RadislavPotyrailo和同事設計出一種仿生傳感器,具備比現有紅外檢測器體積更小、檢測速度更快、靈敏度更高的優勢,而且其對熱量控制沒有要求,也不需要復雜的精密加工技術。在這項設計實驗中,他們將較新的碳納米管技術與閃蝶翅膀的多彩變化這一特點相結合,經過實驗,科學家發現當紅外線輻射到翅膀上時,填滿空氣的光納米結構的熱量將增加并擴散,從而使得翅膀顏色發生變化。此外他們還發現,翅膀上的碳納米管涂抹量增大,翅膀的可吸收輻射量也會隨之增加,從而提高傳感器的靈敏性。
扭矩傳感器的發展趨向于智能化,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中國自動化廠商在無法制約國外品牌發展的同時,能做得只有堅持自己的信念,向成功的目標努力!
轉載請注明來源:賽斯維傳感器網(www.sensorw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