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T科學家發現消除自組網瓶頸的新方法
- 來源:IT168 發表于 2011/1/17
兩位研究人員可能發現了大大減輕自組網中可能出現的通信瓶頸的方法。這項研究工作對于傳感器網絡未來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生Keren Censor-Hillel和以色列伊斯雷爾技術研究所的副教授Hadas Shachnai上個星期在美國計算機協會和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舉行的2011年離散算法研討會上介紹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自組網形態
自組網在未來的10年里預計會有廣泛的應用。隨著處理器成本和功耗的持續下降,處理器可以大量用于低功率傳感器。這些傳感器能夠監視從火山爆發到公路交通等任何事情。
自組網不是由任何一臺控制設備比如路由器管理的。相反,每一個端節點都可以起路由器的作用,把它收到或生成的數據轉發到最近的鄰居,數據最終將回到網絡的一個收集點。
自組網的典型設計是讓每一個端節點隨機選擇它要傳送數據的另一個節點。這種方式旨在保證流量被平均地分配到每一個節點。如果一個節點發生故障,另一個節點可以接替它的位置。然而,這種方式的問題是,當只有少量端節點擔負所有通信任務時就會出現瓶頸。
分散流量
Hillel和Shachnai開發的Censor算法能分散流量,防止出現瓶頸。他們的方法是,一個節點在需要傳送數據時間隔著隨機選擇另一個節點。在這個交替輪回中,這個節點不是隨機發送流量,而是向最近沒有聯絡的節點發送流量。
意大利羅馬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和網絡分析專家Alessandro Panconesi表示,這個算法是一個有趣的貢獻。
他表示,使用這個算法基本上能夠喚醒和啟動網絡中的一個節點。如果網絡中的每一個節點都能夠這樣做,那么,你就能增強整個網絡的通信能力。
然而,Panconesi謹慎地指出,按照目前的形式,這種算法對于簡單的計算設備仍然太過復雜。因為自組網中的設備往往只有有限的計算能力和電池使用壽命,它們需要非常簡單的網絡協議。
Panconesi表示,從需要交換的信息看,這種算法是非常昂貴的。他補充說,簡化這種算法是可行的。
轉載請注明來源:賽斯維傳感器網(www.sensorway.cn)